工匠精神让美丽中国指日可待——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有感 |
作者:李霞 发布时间:2016/3/30 15:57:17 浏览:5844次 |
2016年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总理的话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拔了精神,指明了方向,更将“工匠精神”这一词推入了大众视野,正式注入官方注解,并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精神进行思考。 对于工匠精神的解读,有专家认为,就是要求企业如同一个工匠一样,琢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让产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推敲。将工匠精神融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就能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成为国家和个人财富增加的动力源泉。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快”字当先,前进步伐快、发展速度快,更是历史上物质产物丰裕程度增长最快的时代,这短短二三十年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过去千年的发展。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时时创新、事事创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体会着创新为我们带来的美好,也在呼唤创新为我们带来更大的舒适。 然而,人们在追逐快速,赞美创新,欣赏变革的时候,与之相对应的专注、执着、毅力……这些曾经火热发烫的品质却归于平淡,甚至悄然退出舞台,浮躁的做事风格让中国人成了焦虑、忧郁、忙碌的“焦郁碌”。 在这种情况下,“工匠精神”于2015年在微信朋友圈的各种“鸡汤文章”中悄然兴起。现在,李克强总理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将工匠精神注入官方注解无疑代表了中央领导集体对这一精神的肯定与推崇。 工匠精神,起源于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所贯穿的“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不仅是日本社会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也沉淀为日本人为世界所认可的职业精神。在当代,工匠精神早已从制造业中升华,其意义外延拓展为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的精神,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负责的态度。简言之无外乎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三个词,十二个字,却苛刻得令人敬畏——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克服得困难。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朝着工匠精神这个方向努力,美丽中国必然指日可待。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呼唤“工匠精神”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一精神在当代中国的缺失?我认为未必。浏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履职经,我们会发现,既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8年建言治“医闹”,又有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豪迈集团电火花科研小组组长王钦峰二十年如一日,在一线岗位建功立业,被誉为“新型劳动者的榜样”,还有连续九年关注农民工权益的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从我们九三学社社内来看,远有广东社员孟浩蓄须明志,近有原社省委主委陈心昭连续建言虚假医疗广告,往大了说有潘建伟醉心量子不断钻研取得突破,向小了看可以在我们身边找到许多社员多年如一日热心社务的例子。这些代表委员紧盯目标、矢志不移的履职故事,和众多九三学社社员为了国家发展和社务活动敢于奉献,不计名利的事例,究其根本正是工匠精神在代表委员职责,在参政党社会责任上的完美体现。如果每个代表委员,每个民主党派成员都能秉承工匠精神,美丽中国必然指日可待。 工匠精神之所以成功,均缘于其艰苦,源于“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单调和自律,源于长期不计报酬的全身心投入,源于一种钻牛角尖的的执着和近乎强迫症的完美主义行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铁腕反腐,使政治环境日渐清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观;攻坚克难,以无畏的力度和气度推进改革破冰前行……这恰是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目标,舍得投入,坚持完美。如果每个公务员都能坚持这种工匠精神,美丽中国必然指日可待。 美丽中国是所有人的中国梦,也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当浮躁、焦虑、功利远离我们的时候,当长期、热爱、专注回归我们的时候,我们不愁中国没有丰腴的土地、开不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的果实,我们不愁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当工匠精神贴近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时候,美丽中国必然指日可待。(社省委宣传部 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