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潘建伟同志学习:弘扬民主科学精神 |
作者:李柏年 发布时间:2016/7/12 浏览:4467次 |
2016年,由潘建伟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项目“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最近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中科大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成果名列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首。 作为高等学校的九三社员,学习潘建伟同志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弘扬民主科学精神,立足教学科研岗位脚踏实地做好培养学生的基础工作。 一、现代民主科学精神的实质 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倡导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崇尚理性质疑,恪守严谨缜密的方法,坚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则,强调科学技术要服务于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福祉。 民主精神具有以人民利益为本,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科学精神具有探索规律,追求真理,只论是非,不计利害的内涵,也可以浓缩至“求是”两字。民主可以为国家科学治理提供必要的环境、有力的手段和可靠的保障。在特定情况下,民主也会成为部分地区人民阶段性的首要追求目标。 科学精神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坚持不仅仅是科学态度与精神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科学家们最为宝贵的一种精神品格。 二、现代科学研究的新途径 最近习总书记视察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时强调,创新居于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依靠创新,不断增加创新含量,把我国产业提升到中高端。我国的经济体量到了现在这个块头,科技创新完全依赖国外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开放战略,但必须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中国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该团队的最大特点在于国际开放、协同创新。 实验室组织了国际学术咨询顾问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国家实验室和下属的7个研究部分别向国际科学家们提交一份报告,接受他们的质询。实验室要求国际科学家们在集中讨论后给出一份评估报告,并向相关研究部提出两个最新的研究方向,介绍目前世界上哪些研究所或大学在这两个研究方向上做得最好,以便实验室同他们开展合作和交流。真正地体现了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而潘建伟教授谢绝了国外重点实验室的高薪挽留,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投身量子通讯研究,由此诠释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真正含义。 由此不难看出,要加快我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弘扬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要建立一支热爱科学、热爱教育、基本功扎实的教师队伍,要有具有开拓精神,作风正派的学术带头人。 三、加快我国高校的教育科研改革步伐 大学的教育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他们具有自我约束、持之以恒的毅力,与人为善、合作共事的亲和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造力。创新精神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具体的教学培养方案以及实践活动培养出来的。如何对学生进行既注重学习成绩,又关注综合能力、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全方位评价而不以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也是我们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要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综合考察学生,不断完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优才优育跟踪式培养,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这些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照亮我的道路,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并且时时提醒自己:科学育人,诲人不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