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梅尔奖”的亚洲第一人 |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3/3/15 9:42:51 浏览:6259次 |
编者按:此文登载于1999年1月26日《新安晚报》。今年是著名爱国科学家葛庭燧院士诞辰100周年,也是葛庭燧院士2000年4月29日病逝离开我们第14个年头,特转载此文以为纪念。 获“梅尔奖”的亚洲第一人
——记著名爱国科学家葛庭燧院士
社省委 李建华 岁末年初,当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庭燧荣获美国TMS协会的最高奖项——梅尔奖的消息传到合肥科学岛固体物理研究所葛氏实验室时,年轻的助手和博士们无不为之欢呼雀跃。 这是第一位亚洲科学家获此殊荣,也是对葛氏及其研究集体在中国自己的实验室所做出的在国际有重要影响学术成就的肯定。该协会一致认为葛氏为材料科学研究领域杰出的科学权威,并邀其在今年2月赴美领奖之际作学术报告,同时还在《新闻发布》上这样写道,“他荣获的殊勋包括:参加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曼哈顿计划和远程雷达项目(1945);甄纳奖(1989);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报告奖(1994);桥口隆吉奖(1996)和何梁何利奖。他卓越的专业成就还包含被选为美国核学会荣誉成员。葛庭燧博士发表了240余篇科技论文,其中150篇是和金属与合金的内耗和滞弹性有关。” 谈及葛庭燧院士能取得今天如此成就,自然要回顾他的昨天及其不平凡的科学历程。 少年:出口成章 破除迷信 1913年,葛庭燧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县一个农民家庭里。他在兄妹五人中最小,但没有一点儿娇气,四岁时便要跟姐姐上学读书,母亲说,“这孩子从小入大帮,一定有出息。”姐姐无可奈何只得“破格”带他进入自己就读的女子学校。女教师看他听课神情专注的样子,和蔼地问他听得懂吗。葛庭燧出口成诵道“大风吹,树枝动,小鸟一群,飞向天空……”。女教师高兴地问他叫什么名字,姐姐回答叫葛庭燧并写给老师看。女教师说这名字起得好,并对葛庭燧解释道,“你知道上古有个燧人氏吗?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那个燧人氏的‘燧’字,就是你葛庭燧的‘燧’字。”葛庭燧听了这些,如同一把圣火点亮了他幼小的灵台。 第二年葛庭燧便从女校转入男校读书。学校设在一座大庙里,教室四周尽是大小神像,一个个金刚怒目,甚是骇人。在这种环境下读书,学生精神压抑,情绪不定,身心受到无形的摧残,葛庭燧更是有如芒刺在背。 十一岁那年,葛庭燧考入设在蓬莱城的省立第八中学。他学习刻苦,生活俭朴,常把省下来的费用买些糕点果品捎给母亲。那时父亲已去世,为了安慰母亲,他还请先生写了“碧海春深,萱堂日暖”的祝辞贴于母亲屋内,每每出入家门必向母亲大人启禀,邑人无不称道他的一片孝心。 1927年,葛庭燧14岁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大学理预科。其间,他阅读了不少科技书籍,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赫胥黎的《天演论》等,眼界为之大开。当1929年暑假回家,他看到小学校仍设在大庙里,忆及自己童年常被那些面目狰狞的泥塑木雕从梦中惊醒,遂约了几个高年级的小学生一道,用绳索套住神像一个个拉倒拖至河里,并在街面上贴出“破除迷信,提倡科学”,“打倒泥胎,发展教育”等标语。嗣后回到北平,他还在《蓬莱旬刊》(蓬莱旅京同乡主办)上,以“老牛”(葛庭燧属相是牛)的笔名发表了《致校董的一封公开信兼谈世界上有没有鬼神》等多篇发聋振聩的时评。此种惊世骇俗之举,使一向神乎其神的蓬莱旧思想和旧文化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 青年:爱国求学 成就卓著 热爱科学的葛庭燧1930年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夙愿终于得偿。他还在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讲义和团打洋鬼子的故事,“富国强兵”和“科学救国”的思想即在心田萌芽了。于是,他进清华大学后在思想上深受同班同学胡乔木的影响,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和国防训练,反对蒋介石的独裁和不抵抗主义。物理系进步人士叶企孙教授称赞他“孺子可教,堪当重任”,推荐他到德国学习“兵工弹道学”,而当局认为他思想偏激,未能获准。1935年,他积极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里担任中队长,并与章文晋、武衡等创建“实用科学救国会”,向民众宣传科学,唤国人起来救国,勇敢地站在同反动军警、特务斗争的前列。1937年,葛庭燧大学毕业,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从事科学书籍的编译工作。1938年,他考入由司徒雷登担任校务长的燕京大学,进物理系研究院,并被聘为半时助教。就是在这里,他与刚从美国回来任教的何怡贞博士(科坛何氏三姐妹的大姐)相识。 1938年秋天,葛庭燧由地下工作者联络,化妆成一个牧师,身揣一份司徒雷登帮办的教堂牧师证,闯过日本宪兵把守的道道关卡,进入游击区——晋察冀边区冀中军区。他会见了吕正操司令员和曾是同窗好友的军区政治部主任孙志远同志,并立即投入工作帮助建立无线电台,和利用冀中遍地硝盐研制火药。 1940年,葛庭燧获得燕京大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应西南联大吴有训、叶企孙教授之邀,南下昆明担任物理系教员。1941年7月他在上海与何怡贞女士结婚,8月同去美国。 葛庭燧在加里福尼亚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并兼任助教。他以全优成绩获得该校1942年“大学学侣”的称号及清华留美奖学金,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是《不可见紫外光源的研究》。这是一项与军事有关的研究课题。随后他应邀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光谱实验室参加美国曼哈顿原子弹计划,进行关于铀及其化合物的光谱化学分析;又在该学院的辐射实验室进行远程雷达发射和接收两用天线自动开关的研究。由此获得了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两张奖状,一枚奖章,还获得一项专利。1945年后,他参加了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的筹建工作,进行金属驰豫谱和金属力学性质的基础研究。 这一时期是他在科研上取得奠基性和开拓性成就的黄金时期。在四年中,他发表了18篇研究论文;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金属中的内耗装置,被国际上命名为“葛氏扭摆”;他还首次发现了晶粒间界内耗峰,被称为“葛氏峰”。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奠定了“滞弹性”这个新领域的理论基础,称为世界金属内耗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 回归祖国 培养人才 新中国诞生前夕,广大留美学者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这时的葛庭燧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南方局领导的爱国活动(由周恩来和董必武领导)。1949年2月,在中共地下党员侯祥麟、顾以建联系和支持下,葛庭燧和计苏华、丁儆、陈立等在芝加哥发起和成立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美中地区),葛庭燧担任理事会主席。各地成立了32个分会与10多个专业学科小组,出版刊物《美中科协通讯》,号召和发动留美同学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5月他把香港大学教授、中共地下党员曹日昌转达“北方当局”希望钱学森教授“能很快地回到国内来,在东北或华北领导航空工业的建立”的来信及时转给了钱学森,并附信表明愿随其后回国服务。葛庭燧还把钱三强教授发给他的“欢迎回国筹划新中国的科学建设”的来信,寄给纽约《留美学生通讯》公开发表,大造归国舆论。同时,他还接到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叶企孙教授签发的聘书。 一贯信奉“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葛庭燧,自是愉快地接受邀请,毅然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环境。但由于办理过境签证手续遇到诸多阻难,直至1949年11月他才同夫人何怡贞女士及两个在美国出生的子女取道香港辗转回到父母之邦。当一踏上祖国大地时,他便情不自禁对来访记者说:“我要为繁荣新中国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争气。” 葛庭燧回国后,担任清华大学的物理教授,随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的研究员,并建立了清华大学金属物理研究室,继续从事金属内耗研究及培养新中国年轻的科技人员和研究生,负责编辑《自然科学》和《科学通报》。 1952年10月,葛庭燧教授响应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号召,全家离开清华园前往沈阳参加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筹建工作。这是在一片菜园里建起来的中国科学院第一个研究所,他在这里培养了大量的研究生和青年骨干,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初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12月,他随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第一个科学代表团访问了日本,并作了学术报告,回国后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和宴请。 1979年12月,他在科学春天的阳光沐浴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在入党志愿书上表示“余生交给党安排”。 1980年9月,中国科学院决定调葛庭燧教授到我国第二个科研基地——合肥担任合肥分院副院长,负责筹建固体物理研究所。于是,他像久经沙场的战士不及掸去身上的烟尘,便又匆匆转战合肥。下车伊始,他同夫人何怡贞研究员即踏上西郊董铺岛察看地理环境,觉得虽一片荒凉倒也十分僻静,是个搞科研的“风水宝地”,遂放弃市区的一套舒适住宅,就地安营扎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决心使科学工作在中国自己的国土上生根,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培养出我们自己的人才,创造出世界第一流的科研成果。 1985年6月,在美国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固体内耗和超声衰减学术会议上,葛庭燧教授报告了自己实验室里的青年学者用自制的仪器取得科研成果——“关于晶界内耗和位错内耗”的7篇论文,引起了强烈反响。与会专家对他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惊叹不已,并当即拍板“第九届国际固体内耗和超声衰减学术会议”于1989年在中国召开,还一致推选葛庭燧教授为大会主席。这显示了中国科学工作者今非昔比的世界威望,和中国科研工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科学之列,更显示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科学事业注入了勃勃生机。 1989年葛庭燧教授在北京成功地主持了这次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国际会议。大会将“内耗与超声衰减国际奖”授予葛庭燧教授,以表彰他半个世纪以来,在这个领域内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及仪器创制方面所作出的创造性杰出贡献。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现为九三学社中央顾问的葛庭燧教授今年已届87岁的高龄,回国50年来,先后到过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访问、考察、讲学和学术交流;又从北京到沈阳,从沈阳到合肥,踏破铁鞋开创中国的科学事业,为民族振兴和科教兴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今,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的科技后人,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仍埋头于实验室矻矻终日。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科学精神,这是“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精神。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衷心祝愿葛老科学事业有成,生命之树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