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品牌,做好科普文章—— 九三学社蚌埠市委致力于“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 |
作者:陈梦云 发布时间:2016/12/14 浏览:4937次 |
“大家知道吗?在南极,雪豹是水中的捕猎能手,可到了陆地上,它就只能爬行了,这个时候企鹅就安全了。雪豹吃企鹅,那么企鹅吃什么呢?企鹅吃磷虾,磷虾吃海藻。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写不出达尔文进化论那么高深的理论,但南极这片神奇的土地用它自己的生物链循环来给我们解释了优胜劣汰这个自然法则。”在蚌埠十中,来自上海海事大学的周明华教授以他参加我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经历向学生们描绘了变幻莫测、多姿多彩的南极世界图。这是九三学社蚌埠市委开展多年的“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的一个缩影。 “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是由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和安徽省科协联合开展的科普宣传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报告会和科普产品的启发引导作用,促进青少年进一步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观念,提高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自2008年九三学社蚌埠市委启动“讲科普”活动以来,已累计在全市三县四区开展科普讲座69场,受益学生三万余人。 同舟共济扬帆起(与市科协通力合作)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科协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就是这样两个与科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组织,多年来不为名利、心无旁骛地为科普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九三学社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根据学校需求,精选专家和课题,同时,科协负责组织网络、对接学校,在双方通力合作下,把专家和科普知识送到乡村课堂。 谈到这么多年的“讲科普”活动,九三学社蚌埠市委主委苏学云和蚌埠市科协副主席常先波都不约而同地想到2010年10月18日在蚌山区燕山乡成良小学的讲座。那个时候燕山乡的发展远远不能和现在相比,成良小学所在的位置很偏僻,车辆根本无法到达。“讲科普”活动一行人下车后徒步数公里,穿过一块块泥泞的田地到达学校。授课老师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和常用电器为学生带去了一场生动实用的《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常识》科普讲座。讲课结束后,老师还主动提出帮忙检查学校电路,为学校指明了存在的用电隐患,深受广大师生好评。九年来,正是九三学社蚌埠市委与市科协这样一次次的合作和努力,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科普讲座送进全市各个中小学校。 润物细无声(讲科普给学生带来什么) 科学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的每一场讲座不可能带来惊天动地的变化,但九三学社和市科协希望的以他们的微薄之力为我国的科普事业注入源头活水,给广大乡村孩子带来“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和影响。 九三学社“讲科普”活动开展以来,先后邀请上海、合肥等省内外专家来蚌埠授课,讲课内容不仅包括地质演变、医疗卫生、心理健康、法律知识等传统科普领域,还包括航空航天、微观世界、冰雪南极、生物电等前沿科技领域。这样持之以恒、不遗余力地开展科普宣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更多的在于带领学生们畅游一片未曾有过的科学海洋,开拓视野,告诉他们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神奇的所在。很多授课专家都曾表达过这样的期冀,希望整个授课过程中,哪怕一句话、一张图片、一个观点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调动起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点亮他们心中的科学之光,促进其树立勇于追求真理、为人类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和信念。 为巩固“讲科普”活动效果,九三学社蚌埠市委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讲科普”路子。一是“讲科普”与科普展相结合,通过实实在在的科普产品展示让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二是“讲科普”与赠书相结合,在讲课互动环节现场赠送科普读物和《讲科普文稿汇编》,调动学生积极性。三是 “讲科普”与捐资助学相结合,为偏远地区学生送去爱心助学款和电脑、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四是“讲科普”过程中捐建爱心书屋,为学生开辟一方阅读的小天地。截至目前,九三学社已在蚌埠市农村小学捐建了三所“九三学社爱心书屋”。 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计划) 科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近些年,我国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蚌埠,很多条件较好的学校都开设了与科技相关的课程,各级组织每年开展的科技创新大赛也吸引了不少学生参加,取得了很多成果。 近几年,九三学社蚌埠市委尝试将科普讲座送进社区、军队和机关事业单位,使受益人群更加广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未来,九三学社还将注重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依托九三学社蚌埠市委志愿服务总队,进一步探索“讲科普”活动形式,扩大科普专家团规模,及时搜集整理科普文稿,做好成果固化,与市科协一道,精心打造“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名片,做好科普这篇大文章。
|